金樑換柱練到什麼?
金樑換柱練什麼?先不管。先談金樑換柱練了一段時間後,練到什麼!
想先談練到什麼,而不是談這個功法要練什麼,是因為最近練到的東西並不在理解、甚至想像之列。純粹是練習過程中演變而成。
- 湧泉與指尖的「距離」越來越近:
- 三月時,湧泉與指尖的感應並不直接,有些「卡卡」,湧泉上來的炁到指尖只餘微炁而已。
- 經師兄們以中指尖碰觸天井調校身體前後的位置,不斷提醒,發現指尖炁增強,於是信心大增,覺得身體的微調對行炁影響甚巨。於是透過一次次的久站練習,身體慢慢摸索到比較舒服的位置。並且體認到上下關節不先動而炁先動時,指尖之炁更強更直接。這是發勁的要項。並逐漸體會「發於腿」之說。
- 這個湧泉與指尖對應的方式用在拳架上,對於改習慣幫助甚大。終於理解老師說的:「即便是一根小指頭的動也是來自湧泉」。非常貼切。
- 經緯之炁(橫豎)可以相通:指尖之炁似來自湧泉與河車倒運之炁,皆來自身體之縱經線,最後出於橫緯的指尖。指尖之炁亦迴流至丹田與湧泉,這種縱橫往來之炁非常巧妙,非但能將對方來勁盡卸於地,亦能借此勁立即還回。小腿炁驟下、指尖炁驟出,同時發生,太令人意外了!
- 吐勁初窺:
- 老師建議吐氣行氣要快練慢練並重,慢練是行氣,是賺錢的;快練是吐勁的練習,是花錢的(要懂得花錢)。終於搞清楚老師一直提到的「存錢、賺錢、花錢」之說。
- 能接多少便能發多少。對方來勁能盡沒於地底,沒在身上停留,經過練習自然能回。這個觀念聽過萬遍,從來沒懂過,但這次總算練到一些味道。確實難以言傳!不好教!
- 借勁還勁。與對方接觸刹那,帶點金樑換柱的味道,做對時,便覺得對方進來的東西一方面往小腿急下,一方面似乎從接觸點附近還回去。而且進來多少還多少。
這是最近的體會,偶而成功,但總算瞭解一些老師說的看不見的功夫。
此外,幾年來老師已經多次要我在家沒事多玩玩往桌子、椅子、牆壁、柱子、、、任何東西「靠」過去碰一下。我從來沒玩超過三天便覺沒味道,這次總算玩出點眉目了。在碰觸的瞬間吐一下勁,讓炁往前,身體便不再往前,反而感覺反彈回來的勁下到小腿到湧泉下去了。雖然目前成功率不高,但是信心提高了!
結論:花錢也是要學的喔!
刊登於 2016 年國際神龍日特刊
Like this:
Like Loading...
Related